長沙晚報掌上長沙3月1日訊(全媒體記者 張禹)楚天科技醫用高端機器人項目、中偉新能源鈉離子電池項目先后入選湖南省十大技術攻關項目,6家企業研發項目入選省重點研發項目……近年來,寧鄉市深入貫徹落實省委“三高四新”戰略,緊盯國家創新型縣(市)建設目標,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在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當中持續彰顯寧鄉作為,也使得寧鄉成為資本大佬們青睞的“投資富礦區”。2月28日,寧鄉市舉行科技型中小企業座談會暨先進科技成果路演,集中展示了10家掌握“硬卡替”(硬科技、卡脖子、國產替代)關鍵技術、具有高成長性的企業,這批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佼佼者被業界譽為寧鄉的“科創十小龍”,在路演中更是迎來投資機構爭相伸出橄欖枝的似火熱情。
寧鄉市舉行科技型中小企業座談會暨先進科技成果路演,集中展示掌握“硬卡替”關鍵技術、具有高成長性的“科創十小龍”,令資本大佬們青睞有加。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飛 攝
營造“兩個環境”,“科創小龍”不斷破殼
“寧鄉要爭做科創的‘熱帶雨林’,不做科創的‘西伯利亞’;寧鄉要爭做科創的‘大堡礁’,不做科創的‘死海’!”寧鄉市委副書記、市長黃滔的肺腑之言,讓受邀而來的企業家、基金公司代表們真切感受到寧鄉對于科創企業的呵護有加,對于投資大佬的求賢若渴。
統計數據顯示,寧鄉近年來對于創新主體的培育卓有成效,“科創小龍”不斷破殼騰飛,目前擁有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8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6家,寧鄉全市共有科技型中小企業706家。2024年,寧鄉市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達到47.28億元,同比增長22.3%,在全省各縣(市、區)中位居前列。下一步,寧鄉將堅持問題導向,尤其是持續發力做好“科技+金融”文章,推動成果轉化和主體培育。
為了向與會代表更通俗易懂地介紹寧鄉抓科創工作的情況,在會議開始前,黃滔還專門用豆包工具創作了一幅畫,畫中一株株小苗正破土而出。他表示,高水準的科創想法和計劃如同種子,在全球科創時代的信風吹拂下,幾乎到處都有。然而,種子能更大機率地著床和破土而出,需要打通科創落地的“最前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需要“沃土式”的科創環境;種子發芽后能否更大機率地茁壯成長,也離不開適宜的陽光雨露和養分,需要“股東式”的服務環境,只有把科創的“兩個環境”的生態做得更好,保持定力堅持下去,時間和市場將帶給寧鄉更加美好的未來。
寧鄉的“科創十小龍”企業在路演現場紛紛展示自己的拳頭產品。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禹 攝
技術成果“飄香”,基金甄選“領飛頭雁”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寧鄉一批“科創小龍”攻克“硬卡替”技術,涌現出一批國內外領先技術成果。其中,萬鑫精工(湖南)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諧波減速機,在回轉精度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RV減速機精度國內第一;楚天微球生物技術(長沙)有限公司突破《科技日報》公布的35項“卡脖子”技術之一的微球關鍵技術并實現產業化,兩項技術打破國外壟斷;湖南晶瓷新材料有限公司透明微晶指標遠超當前市場主流同類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多彩寶石微晶”系列產品為全球首創;長沙艾森設備維護技術有限公司在航空發動機清洗細分市場占有率為全國第一,打破國內該領域被進口品牌壟斷的局面;飛翼股份有限公司首創煤礦、金屬礦膏體充填集成系統及成套裝備,徹底打破國外壟斷,處于國內行業第一;湖南戴斯光電有限公司突破國內高功率激光光學領域“卡脖子”技術,解決萬瓦級激光器技術瓶頸,光學鍍膜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新的經濟形勢之下,頭部基金如何和縣域經濟達成合作新范式?和湖湘血脈相連、管理資金超過700億元的達晨財智湖南公司總經理周曉軍坦言,寧鄉“三鏈兩群”之中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其中擁有不少具有遠大發展前景、強大市場競爭力的優質企業,尤其是一些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充分引發了公司的投資欲望。
“寧鄉涌現出如此大基數、高質量的科技成果,著實給我們投資機構帶來了驚喜!”作為央企駐湘的農銀國際投資管理雄安公司投資總監姜婉婷則表示,此前曾關注過寧鄉的優質大企業,今后希望和扎根發軔于寧鄉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廣泛接觸、深入了解,加大投資這片充滿希望、潛力巨大的熱土,發揮資金催化產業的澎湃動力,助推新質生產力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領飛頭雁。